中国哪10大外资品牌已“死亡”?谁一度年销20亿
时间:2019-01-10 02: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时间过得很快,但我们的记忆刷新得更快,仔细想想,还有不少几年前尚耳熟能详的外资化妆品品牌,今天提起却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它们有的正在逐步淡出目前主流的化妆品销售渠道,包括百货、商超、专营店、电商等,而有些,则已经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随品观君一起来看看你还记得谁?谁在全球市场仍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一、旁氏 所属集团:联合利华 淡出原因:品牌老化,由专柜销售“降级”为货架销售 “旁氏不会退出中国市场”,2014年1月19日,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保证。 在此之前,旁氏的销售渠道正式由专柜销售“降级”为货架销售。而曾锡文对旁氏抛弃专柜渠道的解释是,为了贯彻“更集中”策略,让旁氏专注于商超渠道,“旁氏的洗面奶要做该领域的领导品牌”。 时隔两年,旁氏的洗面奶尚未成为商超渠道洗面奶领域的领导品牌,撤离专柜反而让旁氏被更多的消费者遗忘。 事实上,在经历了2005—2006年的高峰后,这个1988年就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市场业绩便持续走低。面对新一代消费者,老化的旁氏正在被各方“遗弃”。虽然旁氏尚未退出中国市场,但是屡有传闻,其在大众心目中留下的“退出中国市场”的“坏印象”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二、雅芳 所属集团:雅芳 淡出原因:品牌老化、渠道变动、人事动荡,在华业绩节节败退 2016年1月,雅芳中国新帅张旭明上任,被一度热传的 “雅芳退出中国市场”消息被证不实,但雅芳在华业绩节节败退却是事实。据雅芳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区业绩仍然在亚太地区中领跌。 说到雅芳,品观君便想到了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的“雅芳小姐”。1990年雅芳进入中国时,高档化妆品还很匮乏,雅芳凭借直销模式迅速占领中国市场,“雅芳小姐”也成了摩登的代名词。到1997年,雅芳招聘的直销人员一度达到35万,雅芳中国的营业收入超过了10亿元。而在最高峰的时候,雅芳中国销售额一度达到20亿元以上。 但据公开的估算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4年,雅芳中国的销售额依次是10亿元、7亿元、6亿元和3.5亿元。业绩持续下滑,渠道和高层的频繁变动难逃其咎。 1998年,雅芳重新布局中国市场,将商业模式变成了“专卖店+直销”。2008年雅芳曝出“贿赂门”,到2010年时,雅芳在华亏损已达到1080万美元,专卖店也大量消失。 2010年4月,雅芳南拉丁美洲地区总经理奥多内兹空降中国,并主导了雅芳中国的第三次转型:全面转向直销。2012年初,华裔高管林展宏成为雅芳中国新任总裁,决心放弃全直销模式,重拾专卖店零售业务,此后又进军电商,但截至目前,这一改革尚未实现预期效果。两年后,雅芳中国领导人又换成来自中国台湾雅芳的总经理叶靖慧,并在今年换成新帅张旭明。 频繁的渠道转型和领导人更迭没能挽回雅芳颓势,在摇摆不定的战略规划之中,老去的雅芳已不再被年轻人认可。正因如此,雅芳也更多次被卷入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当中。 三、可伶可俐 所属集团:强生 淡出原因:进入中国后一直很沉寂 1992年,美国强生公司推出全世界首个面向13-22岁青少女的面部护理品牌可伶可俐。1997年,可伶可俐来到中国。 不过,相比于强生旗下的露得清、大宝等其他护肤品牌,可伶可俐显得太过低调。2014年,露得清推出针对年轻肌肤的产品线,一定程度上又和可伶可俐的定位有所重叠。 品观君在天猫上看到,露得清、大宝都有官方旗舰店,产品在天猫超市中几千的月销量也都还比较可观。没有官方旗舰店的可伶可俐在天猫超市中仅有5款单品,最高月销109笔。一个定位年轻人的品牌却如此沉寂,品观君不得不怀疑强生是否早已在战略规划中抛弃了这个品牌。 四、露华浓 所属集团:露华浓 退出原因:入华37年,中国市场只占露华浓全球销量的2% 2013年的最后一天,露华浓官方微博更新了一条内容:“涂上一支心爱的唇膏 Kiss Goodbye!” Goodbye说得太突然,在退出中国市场的同时,露华浓也宣布裁员1100人。这意味着露华浓结束了自己在中国长达37年的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1月8日伦敦LME锌锭库存行情
- 下一篇:海外商业贿赂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