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宏观姜超:为何经济减速 股市反而大涨?(2)
时间:2019-06-23 20: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而中国过去10年的投资平均增速高达17.5%,其中代表产能扩张的制造业投资平均增速也达到16.6%。但是在股市当中,工业、能源和材料这三大周期行业过去10年的年均涨幅分别只有3%、-5%和2%,远低于美国的相关行业。 为何投资增速高企,周期行业反而表现不佳?原因或在于投资增速高企对应着巨大的新增产能投放,这意味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存在巨大的资本开支、侵蚀了企业的利润。 而当前中国的投资增速降至5%左右,制造业投资增速降至0左右,远低于设备折旧率,这意味着周期行业几乎没有新增产能投放,没有了新的玩家加入,竞争环境大为改善,与此同时现有龙头企业的资本开支减少,企业利润反而有了保证。
由此可见,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经济增长的结构其实比经济增速更重要。如果经济的减速是因为投资增速下滑导致的,而消费增速保持平稳,那么哪怕经济增速还在下滑,其实周期行业和消费行业都会有投资机会。 三、去杠杆抑投资,减税支撑消费。 货币超发导致投资过度。 为何中国过去投资增速长期居高不下?关键其实在于货币超发。 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就是贷款和各类债务融资。截止18年末,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为201万亿,其中居民贷款47.9万亿,占比仅为24%,而企业贷款为86.8万亿,三大非标融资为24万亿,企业债为20.1万亿,后三项其实都是企业部门的债务融资,占社融总量的比重高达65%。 过去10年我国的投资平均增速为16.6%,而同期的广义货币M2增速约为15%,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增速约为20%,与投资增速大致相当。
去杠杆抑制投资。 但从2017年开始,我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金融去杠杆,管住了影子银行的非标融资,同时也降低了信贷增速,这就使得投资增速也大幅下降。 截止18年末,我国M2增速降至8.1%,社融余额增速降至9.8%,均只有过去10年平均增速的一半左右。而在社会融资总量当中,占比65%的企业部门总融资增速降至5.4%,远低于过去10年16.7%的平均增速,这其实与同期的投资增速从16.6%降至5.9%大致吻合。
减税增加消费。 在2015年以前,中国的投资增速均高于消费增速,但在2015年以后,消费增速开始超过投资增速。而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力的背后,其实与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 一方面,15年开始了供给侧改革,无论是去产能还是去杠杆,其实都是在抑制投资增速。 另一方面,从2015年10月份开始,我国开始对小排量汽车实施购置税优惠政策,在16、17两年支撑了汽车消费。而在18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到期之后,我国又启动了大幅减税政策,包括增值税减税和个税起征点上调,这些其实都有助于拉动消费。 因此,从过去的货币超发,到如今的去杠杆减税,是中国消费增速超过投资增速的主要原因。
四、汽车取代地产,消费取代投资。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中最大的变化将是消费取代投资,而其中对应最大的产业结构变化将是汽车逐渐取代房地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经过10年货币超发的教训之后,未来中国绝不会把地产行业再作为主导产业。最近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讲话中提到,历史证明,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而中国18年的房地产销售总额高达15万亿人民币,靠什么来弥补地产销售下滑的影响?我们认为,汽车产业是重要的替代。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