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原生态的初心和使命(4)
时间:2019-07-02 07: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许许多多的地下党员都是无名英雄。他们所做的工作大多不为人知,贡献也不便公开,有的还受过很多误解和委屈。因此,他们是不忘初心、履行使命的佼佼者,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李忠杰(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01日 02 版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青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目录 下一篇
初心和使命的温度,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抽象,更在于活生生的载体和灵魂。所以,让我们从当年初心和使命承载者的身上,去真实地感悟历史的温度吧。 --------------------------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最新考证认为是8月3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中国共产党这艘红船,承载着初心和使命,在北京孕育,在上海制造,在南湖起航了。 初心和使命的温度,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抽象,更在于活生生的载体和灵魂。所以,让我们从当年初心和使命承载者的身上,去真实地感悟历史的温度吧。 一大代表的原生态初心 初心,用现代语言可以作很多阐释,但顾名思义,从历史过程来看,就是党成立之初的心态、心志、心愿。 那么,最初的建党者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初心,走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参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的呢? 参加一大的代表,有的认为是12人,有的认为是13人。我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都认定代表为13人。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共产国际代表。 这15人中,有的没有去南湖,所以一般认为参加南湖会议的为10人,比上海少5人。 代表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19岁。30岁以下的9人。平均年龄28岁。 选看几位代表的初心—— 李达,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曾三渡东瀛,放弃理科,专攻马克思主义学说。五四期间,虽在日本,但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多篇文章,为国内的爱国运动叫好,并介绍社会主义。同时,呕心沥血,翻译三部著作,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920年夏回国后,与陈独秀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随后又直接负责筹备召开一大,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汉俊,中共创建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他早年就萌生救国救民的志向,曾表示:“我们求学是要成为有用之才,以便有朝一日为国家扬眉吐气而出力。”在留日期间,李汉俊受河上肇影响,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此,还放弃了最喜爱的数学。1918年年底回国后,仅仅在一年半时间里,就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文章和译文90多篇。1921年,参与筹备了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山东代表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参加一大回济南后,写下《肇在造化——赠友人》一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根据这首诗,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尽美,意在追求社会的尽善尽美。王尽美1925年就因病去世,年仅27岁。1961年董必武在纪念王尽美的诗中说:“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所以,如果要说初心,对于一大代表来说,原生态的初心,首先是责任之心。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博览群书,寻访世界,探求解救中国的道路和方式。一大代表就是富于历史责任感的人。正是救国救民的历史责任感,推动他们走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起点。 有责任之心,就有思考。经过寻找、思考和比较,这些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就有了最初的信念之心;有了信念,就为之而奋斗,就有了奋斗之心;所有的奋斗,归根结底为了谁?为了人民,为了民族,这就是为民之心。 所以,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初心可以说很多很多。但如果要说原生态的初心,应该就是责任之心、信念之心、奋斗之心、为民之心。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初心和使命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体现和表现。 58名早期党员的群像 我们再看看一大时中国共产党党员群体的初心和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 下一篇:《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不忘初心、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