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老四、李雪琴、张踩铃……短视频时代的东北突围(2)

  张踩铃开始录短视频完全是被疫情逼的。今年3月,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社交隔离”措施,正在伦敦读博士的张踩铃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出屋,想聊天又没人跟聊,表达的冲动酝酿了好久。这时,她的加拿大裔老公开始咳嗽发烧,但是新冠专线打不通,医院的急诊不给做核酸检测,张踩铃实在憋不住,干脆开了抖音账号到网上倾诉。那时,她连剪辑都不会,一录就是好几十条,发到网上顺序都乱套,但也有人看。

  根据“七麦数据”等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平台的统计,受到因疫情人们普遍居家的影响,快手、抖音在今年春节期间均经历了下载量高峰,近一个月时间里,快手、抖音下载量分别超过697万、532万,单日最高数值分别超过47万、28万。平台数据增长背后,需要源源不断的视频内容供给。

  由于身处跨国家庭,张踩铃发现网友不仅关注英国的疫情管控情况,对她生活中遇到的文化冲突也感兴趣。有一天,她实在是没有话可说了,就讲了和加拿大婆婆第一次“battle”的故事。张踩铃记得特别清楚,上传后,一开始播放量还是两千、三千正常增长,一转眼突然变成27万,然后马上就是四十几万,“我当时吓到了。”张踩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账号开通一个多月时,张踩铃有了第一条“爆款”视频。后来,外国人用量杯做大米饭、外国人不吃整鱼因为怕和死鱼对视、铁岭买的酷炫滑板车震惊整条街等故事都成了爆款,获得一两百万的点赞。

  参加《脱口秀大会》时,李雪琴曾说,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幽默,因为身边的那些铁岭朋友都比自己还会说,每次和他们在一起聊天,自己都是“嘎嘎乐”的那个。

  张踩铃和李雪琴一样是铁铃人,在她印象中自己的奶奶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张踩铃记得,自己快上小学时动完手术后眼睛得蒙住好几天。奶奶怕她摸眼睛,对她说:“听医生咋说的没,不让你碰眼睛,奶跟你说,你那眼睛现在只要一碰,眼珠跟玻璃球似的咕噜一下就掉出来,然后咕噜咕噜顺走廊就咕噜走了。奶就追呀追呀追不上,这时候来个大胖子,啪嚓一脚,给你眼珠踩稀碎,你说奶咋办?”张踩铃说,奶奶并不知道什么叫搞笑,也不是为了好玩,“她老认真了”,这就是她说话的方式。

  歌曲《东北东北》中有一句歌词:“一过那山海关,全都是赵本山。”某种程度上,这并非一句戏言。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前辽宁大学教授江帆曾在赵本山、李雪琴的老家铁岭开原插队7年,在她看来,李雪琴在《脱口秀大会》中的表述,并没有太多舞台表演中的刻意为之,而是把辽北山区里的日常生活样态,忠实拿上舞台。那里的生活和表述风格,就是这种效果。

  李雪琴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随意讲了个小故事:有一次她和开原的发小出去玩,嘱咐说“我没带手机,你记着点道”,朋友说“好,你放心吧”,回来时却迷路了,李雪琴问:“你记道了吗?”他说:“我记了。”“你记的啥?”“我记得这儿有个狗。”“狗呢?”“狗走了。”

  李雪琴说:“大家都觉得我幽默,我说你可能是东北去得少,东北朋友少,到了东北你就会发现,老多这样的人了。”

  “说瞎话”的艺术

  1990年,赵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小品《相亲》,随后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成为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一道“当家菜”,在跨越区域文化空间阻隔、赢得天南海北不同阶层观众喜爱方面,赵本山风头无两。

  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衍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除了表演和创作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北方言的使用。东北方言与普通话接近,易于理解,却又与普通话有显著的区别,直白夸张、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节奏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春晚小品的吸引力,也彰显出了黑土地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和热情洋溢的生态。

  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诞生了赵本山这样的笑星,袁阔成、刘兰芳、陈清远、田连元、单田芳等全国驰名的说书名家也大多出自这里。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前辽宁大学教授江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观众看到了赵本山和那些说书名家,却没有看到在他们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口头传统”群体。东北把讲故事叫“讲瞎话”,东北人善于“讲瞎话”。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