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蔚来李斌:我不是马斯克,更不是贾跃亭(2)

马斯克在 4 月发布了对 Tesla 来说最重要「低价」产品 Model 3,3.5 万美元的售价,约 344 公里的续航里程,走出了普及电动汽车的第一步,开启预定后的 24 小时内就突破了 15 万辆预定,Tesla 也亮出了自己的「大招」。

国内的热潮也刚刚起势,贾跃亭也在五棵松体育馆(当时名为乐视体育生态中心)发布乐视超级汽车 LeSEE 首款概念车,现场一度哽咽,这是乐视 SEE 计划成立 28 个月以来的贾跃亭遭受太多质疑之后「蒙眼狂奔」的结晶。

而蔚来,一直在积蓄。

一次开会,李斌说「我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假设有一辆电动汽车要实现全国的『漫游』,如何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加电最方便?」,移动充电车的想法被这个问题激发出来,「这个其实比较容易想到,我们电力领域也有电力救援车,生活中手机也有充电宝,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讨论。」沈斐说。

李斌引发了不断的细化讨论,如何降低充电车的成本,选用什么类型的车,每辆车配多少电量,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等等,大家的讨论开始努力把「移动充电车」落地的效率提升到最高。

让沈斐觉得自豪的是,他因此还设计了一个「九宫格需求」,横坐标是车辆保有密度:城中、城外环、远郊区,纵坐标是用户停留时间长短:1-2 小时,2-4 小时 4 小时之上。之后再把「用户体验」放进去,在每一种场景下思考,什么手段是最经济有效的,从而匹配不同的加电方案。

「网上之前有很多质疑,其中就是换点站究竟能部署多少?按照这个其实就很好理解,你在远郊区,我一定是移动充电车来服务你,而中间的区域,国家电网的充电桩最多,当然主要利用充电桩。」沈斐说,「当然,我们也不一定要向所有人解释清楚,我们会先把车卖给相信我们的人。」

蔚来李斌:我不是马斯克,更不是贾跃亭

(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

总之,这套 95 分以上的「加电服务体系」的目标就是:在你的 ES8 没电的时候,你点击「一键加电」,蔚来派人去帮你充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好电还给你,甚至省去你加油的时间。

李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坦言,「前期这套服务体系一定是亏钱的。」但这给了很多人质疑之声,感觉是在烧钱,这套庞大的运营体系,再一次又给蔚来扣上了一个「土豪」的大帽子。

转而对内部,李斌对成本控制却是及其严苛的。他要求要把这个成本降低到极致,他对沈斐的目标是把用户「一键加电」的成本降低到比汽车每月加油的成本更低。

被质疑最多的是换电站成本,「一些质疑的人思路还是很连贯,别家的成本也确实是这么多,但蔚来的换电站自己掌握设计,也在极度降低成本。真正的降低成本是靠创新的设计来实现的。」沈斐说,「最简单的例子,螺栓的拧紧装置,阿特拉斯的一个枪要 15 万,但当我们自己掌控设计,可以把它压缩到每个不超过万元,甚至更低。未来把周转次数、车位成本都考虑进来,我希望换电站比快充桩的单位充电成本还低。」

甚至蔚来在规模化之后,能够将效率提升,在用规模换取合作价格等手段降低成本,他还甚至希望达到和普通充电的电动汽车成本类似。

「李斌偶尔会极度追求这样的细节,包括一些用户体验的细节,但在用人授权方面非常信任人,每个领域都有 VP 管理,大家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都在踏实做事这非常难得。」沈斐说。

蔚来把充电桩、换电站、充电车、电池、ES8,蔚来专员和用户连接成一个智慧的能源互联网「能源云」,实现这套特殊的「加电服务体系」,除此之外,蔚来的服务云也会把蔚来中心、维修中心、交付中心、服务车、ES8、蔚来专员和用户连接成一个智慧的服务互联网,做到「一键维保」。

李斌真正的把传统的 4S 店和汽车服务完全打碎,重新构建出了另一套适用于全新的电动汽车服务体系,这成为了蔚来汽车真正的「护城河」,这也导致了和传统公司相比,一开始在 4S 店和生产制造等环节拥有「效率模式」优势,导致未来两类公司的「进化模型」不同,蔚来的优势就会逐渐凸现出来。

纵观互联网,能做这件事的也许只有李斌。


「用户服务,他们做不了」

2014 年决定成立「蔚来汽车」之前,李斌做了很多思考,想通了两件事。

除了在思考换电模式,他在思考「什么是我们能做,汽车公司做不了的、也做不好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大厂都能做。」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