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深度】“珠峰计划”的破冰之路(3)

聘期任务的设定也很有讲究。“首先,这些任务是我们经过评估后,结合相关数据,在教师‘能跳起来摸得着’的标准下制定的;其次,这也是和教师的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当C类教师完成前两个聘期的任务后,他基本上已具备了学校职称文件中申请教授职称的业绩条件,同时他能转入长期教职,自由探索,实际上和编制内的教师没有区别。”王长城这样分析珠峰计划。

记者了解到,当加入珠峰计划的教师进入第三个聘期,仍可享受年薪制的待遇,并可根据自身专业强项自由探索,从“他人定任务”到“自己给自己定任务”。张静说:“珠峰计划不仅在人才引进时提出要求,也考虑到了其后续发展,对于愿意挑战自我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式。”

为使大家了解、认同珠峰计划,人事处与校内各单位频繁沟通,试图在比较分析新老机制的过程里,打破大家对“入编”的固有观念。慢慢地,沟通起了成效,“开始有那么一两个破冰了,大家看到了新机制的好处,就会觉得这个事情没那么难接受。”

在珠峰引才计划第五章附则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现有人才申请进入引才计划,按本办法进行聘用管理,不再纳入事业编制管理。”截止发稿,目前校内已有3位教师递交了该计划的申请书,如果正式签约,他们将正式放弃编制,纳入新机制的管理。还有不少在成理任教的老师前来咨询转入新机制的事宜。

“说服别人要先说服自己。”张静说,“原来人事处的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编制内人员在开展,如今珠峰计划出台后,我们也需要转变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式。”

 

破冰——一场从上到下的“革命”

早在2013年左右,国家已释放出医院、高校去编制的信号,“越来越清晰地听到去编制的脚步声,我们学校现在迈出这一步,算是顺应国家大的发展趋势,在西部地区先行一步。”张静说道。

与此同时,珠峰计划也对学校及各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内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人才提供发展的沃土。人事处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这样形容:“人才就好比是一棵树苗,这棵树苗的长势好不好、能否有所产出,一方面在于其本身,一方面在于这片土地能不能提供给它需要的东西。只有当人才所需和学校所提供的相适应,这棵树才能结出累累硕果来。”

目前,学校各学院都签订了引才任务书,而引才的具体学科方向,学院可根据需求自行敲定。实际的引才效果出乎人事部门的意料:“大家操作起来会觉得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一开始觉得困难最大的学院,现今反而最快达成了引才目标。”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的院长刘翼是早期觉得压力最大的院领导之一,但也是最先行动起来、最早完成引才计划的院长。对于引才目标,他坦言“压力很大”,但立马开始要求全院上下一起行动,还找到自己多年的老人脉,到各大专业院校去“要人、挖人、打广告”,又把触手伸到了新闻业界、艺术院团。

一个来月,传艺学院就靠着这股子劲挖来了三个人才,一年半的任务,一个月就完成了,有担任过电视台核心部门副主任、报社副主编,具有业界经历的新闻双师型教师的博士,有中央戏剧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同一专业毕业,具有较强专业创作能力的戏剧双师型教师、A级学科的博士,有上海大学毕业已在重庆某高校就职,具有扎实电影理论基础和科研实力的电影双师型教师的博士,统统被挖过来,每一个都费了不同的心思。刘翼得知上海大学的博士是传艺院内某老师的同学,特意“安排”她在同学理工东苑的家里小住,让她感受成理的校园气氛,还为她规划未来在成理教职的发展;当得知福建某大学也在挖她,就理性地给她分析巴蜀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差异,以及学校政策的优势和传艺院的的发展前景。最后,这位博士愿意放弃已在重庆某大学稳定的教职投向成理的怀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