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10)
时间:2019-02-28 02: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棒槌 点击:次
2016年,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 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稳增长和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较 好效果,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 利率水平低位运行,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 货币总量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8.66万亿 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上年末高6.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83 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末高3.2个百分点;全年净投放现金5 087亿 元,同比多投放2 130亿元。全年M2增速前高后低,总体增长较为平稳,银行 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受低利率环境下企业持有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下 降、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暂时沉淀了部分资金、房地产等市场活跃带动交易性 货币需求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M1增速相对较高,8月以来增速自高位逐步回 落,M1-M2剪刀差也相应收窄(见图2-7)。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7 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 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初步统计,2016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55.99 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元,同比增加2.4万亿元。从增量结构看,一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总体保持稳定。全年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4.24万亿元, 同比多增5 431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23.8%,同比略降0.2个百分点。 二是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占比上升。全年实体经济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融 资3.05万亿元,同比多增1.41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7.1%,同比高 6.4个百分点。三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大幅多增,全年增加12.44万 亿元,同比多增1.17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重为69.9%。四是未 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大幅减少(见图2-8)。 金融机构贷款平稳较快增长,贷款利率低位稳定运行。2016年末,金融机 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4.88 万亿元,同比少增924亿元;全年外币存款增加845亿美元,同比多增678亿美 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2.0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全年人民币贷 款增加12.65万亿元,同比多增9 257亿元;全年外币贷款减少445亿美元,同比 少减57亿美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低位稳定运行,12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7%,与上年12 月持平。 三、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 间,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布局进一步完善。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存 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问题犹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局 部房地产泡沫风险、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金融产品创新无序发展等风险值得关注。 2017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 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 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 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方面,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 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去库存方面,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 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去杠杆方面,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 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降成本方面,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补短板方面,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 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 力,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定价秩序,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提高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效率,有效发挥利率走廊上限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力度。积极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平衡跨境资本流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市场运行规则,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 制。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 起风险管理责任。推动全面落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探索 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改革路径。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推进自由贸易 实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推进构建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领域的绿色金融体系。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金融风险研判和预警,重点关注产能过剩行业、银行资产质量、资本市场、地方各类交易场所、保险资金运用、交叉性金融业务及非法集资等领域风险。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强化金融监管协调,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推动建立更为规范的资产管理产品标准规制,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 免监管空白。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功能,探索金融机构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 第三章 银行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