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开创者鲁冠球:从铁匠到“浙商教父”(2)
时间:2019-03-09 04:42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据媒体报道,1980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胶南召开。鲁冠球信心满满,带了两卡车“钱潮牌”万向节奔向展会。却不想,主办方以“乡镇企业身份”,拒绝鲁冠球入场,费尽苦心生产的产品,眼看着就要全部亏本。天无绝人之路,鲁冠球横下一条心,直接在场外摆地摊。他用塑料布铺地,摆满了万向节产品。可是由于名气太小,很多整机厂商根本不把万向的产品放在眼里,一连三天都没人搭理。
到了最后几天,鲁冠球再也坐不住了,他进入会场打探消息。原来由于价格问题,很多买家都在跟卖家僵持,谁也不肯让步。鲁冠球灵机一动:“要是自己产品降价两成,还能小赚一笔,总比赔本强。”随后,他招呼销售员贴出了降价广告。这一招果然见效,小摊前顾客人气爆满,“钱潮牌”万向节的销路一下打开了,不仅价格低,还打出了名气,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就销售了210万元的订单,打响了万向产品的第一炮!
1980年,他将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1990年,又将公司改名为万向集团,并一直沿用至今。
尝鲜上市
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是政府主办的企业,自然也归公社主管。直到1983年,萧山万向节厂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一半资产划给鲁冠球,一半资产划给宁围乡政府,乡政府按照万向节厂营销收入的20%来收取管理费,不参加利润分红。万向节厂则把那笔管理费计入企业成本。
有分析认为,萧山万向节厂1983年这一次企业产权分置,应该说是中国乡镇企业最早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实践。当时,审慎的鲁冠球没有把那一半股份划到自己的名下,而是记在了企业名下。企业性质还是集体所有制,但他获得了绝对的控制权。
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工厂股权,万向正式变身为民营企业,从此开始了万向的市场化征程。后来,当地一家政府的客车厂濒临倒闭,他又伸出援手,条件是政府的股份变为三分之一。
鲁冠球获得企业控制权后,开始从汽车万向节拓展到生产汽车传动轴、轿车减震器、轿车等速驱动轴等汽车零部件产品。随后,鲁冠球除了发展汽车相关产品,还尝试进军地产、农业、金融等领域。
1992年,浙江万向集团挂牌成立,企业进行股份化改组。1994年1月10日,万向钱潮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号“万向潮A”,成为“万向系”第一家上市平台。万向随之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鲁冠球成了最早拥抱资产市场的民营企业家之一。
万向钱潮的上市,鲁冠球旗下大将管大源居功甚伟。1963年出生的管大源,与鲁冠球同为萧山人,1980年17岁即进入万向工作,历任杭州万向节总厂统计员、计划员、科员,万向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等职务,成为了“万向系”征战资本江湖的重要战将,在万向钱潮上市、入主承德露露、攻克民生人寿等诸多关键性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被委以重职,挂帅通联资本等多家“万向系”核心企业。万向钱潮上市后,管大源出任董秘职务。为表彰其在万向钱潮上市过程中所做贡献,1994年,鲁冠球以10万元现金重奖管大源。
早在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并在此后下3万套订单,万向产品首次走出国门。当时为了赢得这笔订单,鲁冠球甚至甘愿以亏本10万美元的价格接下这笔生意。然而,时隔16年后,当年那家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反过来收购了将它带出国门的美国公司。2000年,万向宣布并购经营状况不善的舍勒。 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在芝加哥成立。鲁冠球很少飞来飞去,万向美国公司的事务,他都放心地交由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打理。包括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一役,也是倪频主打的。
基于万向美国公司的平台,万向以“股权换市场、参股换市场、设备换市场、市场换市场、让利换市场”等多种形式,成功又收购了英国AS公司、ID公司、LT公司、QAI公司和UAI公司等多家海外公司,巩固和发展了北美、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市场。 截至2010年,万向在美国的28家公司销售额已经突破20亿美元,美国的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车装有万向生产的零部件。
四处扩张
万向钱潮上市后,万向集团在资本市场运作频繁,万向资本版图隐现。
1992年,时年21岁的鲁伟鼎走向前台,出任万向集团副总裁。万向钱潮上市的同年,1994年,刚刚24岁的鲁伟鼎升任万向集团总裁,作为鲁冠球之子,初入集团之时,其名片上显示的是“伟鼎”,刻意隐藏过自己的身份。随着万向钱潮的上市和万向美国公司的创立,鲁伟鼎的能力得到认可,开始出任万向集团总裁,成为浙江最早走向总裁岗位的富二代。作为风云人物之一,鲁伟鼎还跟马云、冯根生、沈国军、宋卫平、陈天桥、郭广昌、丁磊7位浙商一道,组建了远近闻名的顶级会所—江南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