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海沧区概况(2)

  民国14年(1925年)废道,“三都”属福建省海澄县,为新恩里一、二、三都;东孚境域属福建省同安县,为积善里十七、十八都。十七都领田央、山边、谷山、霞美、北洋、留塘、莲升堂、中孚、林埭、水头、湖浦11保,十八都孚中、山坪洪、龙屿、龙门田头、黄林、圆湖樟埭6保。

  民国22年(1933年)12月13日“闽变”政府决议将福建省分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三都”属龙汀省龙溪县,东孚境域属兴泉省同安县。民国23年1月10日,龙汀省、兴泉省夭折,龙溪县、同安县仍直辖福建省。

  民国23年至24年(1934-1935年),“三都”先后属福建省第六、第五行政督察专区,东孚境域先后属福建省第五、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1938年)“三都”属海澄县第四区,东孚境域属同安县第三区第二十办事处角尾联保、鼎中联保。同年5月13日,厦门沦陷。

  民国29年(1940年)3月撤销联保;海澄县划为4区,三都地区属第四区,驻海沧,领1镇2乡28保:沧江镇(有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10保)、金钟乡(有锦里、内坑、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10保)、新霞乡(有鳌冠、霞北、霞南、霞西、东社、海墘、巷内、上丘8保)。

  东孚境域为同安县第三区角尾乡中孚保、鼎山乡东坂、莲花、水头、鼎尾、祥露5保。

  民国31年(1942年)7月海澄县第四区改海沧区,领1镇2乡28保。东孚境域为角尾乡(鼎山乡并入)中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5保。

  民国32年东孚境域属同安县,为灌口镇贞岱保,角尾乡东坂、莲花、霞露、中孚4保。

  民国33年东孚境域属同安县角尾乡,为中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贞岱6保。

  民国34年(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撤海沧区,沧江镇、金钟乡、新霞乡直隶海澄县。1946年5月调整乡镇保甲,三都有海沧乡、金霞乡;海沧乡辖路头、大街、横街、新街、山仰、柯井、青礁、院前、古楼、囷瑶、锦里、内坑12保;金霞乡有贞庵、嵩屿、石仓、温厝、渐美、钟山、东屿、石塘、上丘、东社、巷内、霞东、霞南、鳌冠14保。

  东孚境域仍属同安县角尾乡,为中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贞6保。

  1950年底废除保甲制,一保改一乡,中孚保改东孚乡。东孚境域属同安县第一区,为东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5乡,三都地区为海澄县第四区海沧乡、霞阳乡、新垵乡。

  1952年三都地区辖海沧、青礁、囷瑶、锦里、贞庵、温厝、渐美、石塘、东屿、鳌冠、霞阳、新垵12乡。东孚地域为同安县第一区东孚、水头、鼎美、贞岱、莲花5乡。

  1955年10月,东孚境域划属同安县东孚区,为东孚、莲花、水头、鼎美、后祥、贞岱6乡。三都地区海澄县第四区改名海沧区,辖海沧、囷瑶、锦里、石塘、新垵5乡。

  1956年6月东孚境域划属灌口区,为东孚乡(莲花乡、贞岱乡并入)、鼎美乡(水头乡、后祥乡并入)。三都地区仍属海澄县辖海沧区。

  1957年灌口区东孚、鼎美等12乡划入厦门市郊区;同年11月鼎美乡析设第一农场。三都地区为海澄县第四区海沧乡、霞阳乡、新垵乡。

  1958年4月撤海沧区,霞阳乡并入新垵乡;同年8月海澄县与龙溪县并为龙海县,龙海县海沧乡、新垵乡划入郊区,设海沧公社,领14大队;东孚乡、鼎美乡并为东孚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领9大队。

  1961年。1978年9月杏林区成立,辖之。1984年改杏林乡(1991年12月改镇)霞阳、新垵村委会。1996年1月,集美区海沧镇、东孚镇划归杏林区。

  1959年10月至1960年5月,东瑶、后祥、鼎美、芸尾大队先后划入第一农场。1962年东瑶大队复归东孚公社。1970年初后祥、鼎美、芸尾大队复归东孚公社。

  1961年10月,海沧公社析设锦里、渐美公社,1964年5月,锦里、渐美公社复入海沧公社。海沧公社新垵、霞阳2大队划属杏林公社。

  1962年2月析设炭薪国营林场,1980年7月更名国营天竺山林场至今。

  1978年在杏林公社基础上置杏林区。

  1984年海沧、东孚、杏林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1986年12月海沧乡改镇。

  1987年8月改属集美区海沧镇、东孚乡、海沧农场、第一农场、天竺山林场,杏林区杏林乡。

  1990年海沧镇、东孚乡开辟为海沧台商投资区。

  1991年12月东孚乡改镇。1995年10月海沧镇、东孚镇、海沧农场、第一农场、天竺山林场划入杏林区,辖之。

  2000年东孚镇祥露村改属海沧镇。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