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海沧区概况(5)

2017年,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21.99人、22.3万人、21.33万人21.27万人、20.7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75万人和12.12万人,两险种参保率均达100%;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637人,发放参保补贴3364.89万元。各项待遇办结支付率100%,累计发放各项待遇9975.85万元(不含社保转移、稳岗补贴、已实现社会化发放的养老待遇和本市失业金领取)。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救急难”部级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依托“救急难”平台为71181名困难群众办理急难救助20.86万元。建立低保户阳光管理机制,2017全区共发放低保金654.07万元物价补贴19.25万元。开展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全年共计慰问困难群众5419人(户)次,发放慰问款物327.83万元发放“朝阳行动”低保户生活补贴68.45万元,朝阳助学69人次26.65万元着力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全年共发放医疗救助金764.61万元,惠及23430人次困难群众。

广播电视

1969年9月,杏林公社有线广播站成立,广播放大器为500瓦。1975年6月,杏林工业区广播站成立,扩大器增加到825瓦,覆盖杏林地区国有企业和城镇居民的有线广播节目传输网络。1982年12月30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成立建立杏林区有线广播站。1986年杏林区有线广播站除了转播广播节目,同时还转播厦门台节目覆盖台湾电视节目,频道为CH4到CH10。1988年,有线广播站办公地点从杏南路搬到杏东路39号。1989年,杏林区有线广播站开播调频自办节目,频率为FM93.5MHZ,功率1.5瓦,1990年初增加到5瓦。自办节目包括《杏林新闻》《为您服务》《卫生与健康》等,每天自办节目30分钟,用普通话和闽南话分别播出。1994年5月5日,杏林区编制委员会批准,将杏林区有线广播站更名为杏林区广播电视台,股级全民事业单位(后升格为科级),编制27人。1996年底,随着厦门调频广播发射功率的增大,辐射范围的增加,杏林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的重点也转移到有线电视,停止了调频广播。1994年12月18日,建成编辑系统及新闻演播室,杏林区广播电视台正式开播自办节目《杏林新闻》。在有线电视网络《杏林频道》第三频道上播出,1995年,新增加了一台BETCAM537摄像机。1997年,又增加了一台BCTCAM637摄像机和一套非线性编辑机。1998年1月1日停播ch3频道,所有自办节目在福建公共频道上插播。从2000年5月到2001年11月,推出新节目《少儿时光》,每周一期,一期15分钟,2001年1月1日到2001年12月30日,推出每周一期《周末有约》主要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2005年,新增添DVCAM摄像机3台,全部实现非线性编辑制作,同时对播出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硬盘播出。2010年度专题片《不了的情缘》在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类节目评奖会上荣获一等奖。这也是本届评奖活动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县区台电视节目,另外2件作品也获得省三等奖。2010年11月17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同意设立海沧区广播电视台。

2011年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2011年广播影视基层统计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10月通过制播一体改造,使制作机房的非编系统由原来的单机版改造为网络版,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2013年度在全省首届“县级台十佳电视新闻栏目”评选中,我台《海沧新闻》荣获十佳榜首。

2013中秋节配合厦广记者与央广连线中直播海沧的自行车系统;国庆期间还配合央视记者在海沧拍摄“环保骑行 健身度假新选择”的新闻,此新闻在10月6日15:40的央视新闻频道中播出。截止10月底,我台共制作播出新闻240期2300条左右,其中,选送到中央、省、市电视台播出新闻超过100多条次。同时,拍摄制作各类主题的宣传片、专题片,以及重大活动的现场摄录,如“美在海沧”花灯会、海沧迎新春文艺演出、2013厦门海沧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的全场录制共10多场,以及《幸福海沧》、《创建森林城区 建设绿色海沧》等专题片。

体育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