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介绍三年来校园足球发展情况和2018年校园足球重点工作(3)
时间:2019-03-09 1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三是竞赛体系。如何让绝大多数青少年参与到足球竞赛中去,同时又能够最大可能地把在校园足球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同学选拔出来,对他们进行更细致的训练,也就是为优秀足球人才成长提供良好通道,这是竞赛体系的建设。最后,要做好前面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必须要做的就是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场地规划和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培养培训、选拔使用,包括安全风险防控、意外伤害保险,包括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包括校园足球活动的激励机制,包括社会相关领域、相关组织、相关部门如何形成合力,科学推进学校体育、校园足球发展。 校园足球的“方法论”,也就是怎么做。教育部党组科学规划,我们三年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校园足球推进格局。这“四位一体”,第一个层面就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一个标志性标准,就是这个学校每周要开设一节足球课,而且要组织足球课余训练,要组织足球校内联赛,要选拔组建每一个年龄组的男子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这是推广普及校园足球工作最基础性一个抓手。 第二个层面是高校要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在六部门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两百所高校高水平足球队。两百所高校高水平足球队,一个男队,一个女队,至少有四百支队伍。第三个层面是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这个县区域范围内中小学中60%的学校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同时试点县区要在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特别是保障体系方面,要率先做到位,要在全国树立榜样。 第四个层面,我们还组建了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包括省级和地市级。这样“四位一体”的推进格局,既把重心放在基层、放在学校,又注重区域发展、省域发展,以及最后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作为统领,能够激励最普通学校里的同学,他们只要足球踢得好,就可以上名校,这是整个校园足球“四位一体”的推进格局。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做校园足球,即校园足球的历史定位。 第二,通过三年的努力,校园足球取得了哪些成绩。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 一是强调教学是基础。校园足球的普及,只有通过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才是真正的普及。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成了两万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们命名了102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同时也建立了12个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这两万所学校,包括我们的试点县区和改革试验区,坚持做到每周一节足球课,坚持进行课余训练,坚持组织校内比赛。 为了做好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教育部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里面,至少为每一所学校培养一名足球教练员,即师资培训工作。全国层面培训了3万多人,地市级、省级教师培训,三年来累计达到20多万人。对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也进行了培训。教育部出台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这就为有足球特长、体育特长、有艺术特长的各方面人才进入学校体育和美育教学提供条件。 另外过去三年,全国新增了7万多名体育教师,其中1.5万名有足球背景。我们还从国外选聘了360名一线足球教师到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任教。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还编制了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这个教学指南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对其中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的教学指南编制成了按每堂课进行教授的教学大纲,1-9年级,每个学期20堂课,加起来就是360堂课,这360堂课,每一堂课的教学大纲已经编制出来并发布。现在正在组织拍摄这360节足球课的教学视频。 校园足球场地,目前全国校园里面有5万多块,到2020年要达到85000块。高校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在2016年的时候只有76所,2017年7月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校已经达到了153所,翻了一番。另外,在教学方面,我们组织拍摄了365集的校园足球技术视频,小孩子们在电视上、手机上、网络上看到这个视频,就可以照着去学,照着去做。这是教学工作。 二是竞赛是关键。如果校园足球教学是最重要的普及,那么竞赛,我们在校内、班内进行比赛,也是普及,同时通过竞赛体系建设,我们可以做到提高工作。所以说,校园足球的竞赛是惠及人人,同时也让每一个同学有出类拔萃的机会。这个竞赛体系我们也是“四位一体”,最基础的是校内比赛,在校内比赛的基础上选拔校代表队参加校际联赛,这个校际联赛,我们按照不同学段有不同要求,小学联赛只限制在地市范围内,初中联赛只在省内,不打全国比赛,高中和大学在省内比赛的基础上再打全国联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