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小故事(4)
时间:2019-03-06 11: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唐朝监察御史李畲的母亲,做人清白廉洁。一次李畲差手下人把领的俸禄米送回家,他母亲让人把米量了一下,竟比应得的数量多出三石。她问为什么米多了,令使回答说:“给御史量米时照例是不把冒尖的部分刮平的”。她问应付多少脚钱,令使说不收钱。李母听了十分生气,就付了脚钱,又把多的米送回去,并为此责备了李畲。李畲追查了管米仓的官吏,按法律问罪。各御史听说这件事,都感到很惭愧。 宋代的包拯以刚正不阿而闻名古今。他立下家法告诫后世子孙,书文立碑规定:“后世子孙凡做官的,若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人,活着不得入家门,死了不得葬到祖宗坟地。”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宋朝的欧阳修在《与十二侄》中,教育做官的侄子,在公务面前要“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即使临难赴死,亦应勇为。并告诫侄子为官守廉,禁购官府的物品:“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事,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佑汝,慎不可思避事也。昨书中言欲买朱砂来,吾不缺此事。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欲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守此为戒也。” 历史上王吉休妇的故事广为流传。王吉年轻的时候在长安求学,东边的邻居家种了一棵大枣树,枝繁叶茂,伸到王吉家的院子里,王吉的老婆就从树上摘枣子给王吉吃。王吉之后明白了,十分生气,休掉了老婆。东邻听后,心中过意不去,砍掉了这棵树。邻里都称赞王吉的品行,编出了“东家有树,王阳好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歌谣。 历史上有个叫李际阳的人在外做官,家中的李母听说儿子居官不爱财,只为百姓服务,欣喜快慰之余写了《遗子弟书》。她用从古以来有志之士都是竭尽全力为别人服务的事例鼓励儿子效法先贤圣哲,继续廉洁奉公,兴利除弊,“更当勉力多为”,“只要认得理真,力所可为”,不要顾及外人非议而终止。她告诫儿子:“行后不见一信,某多疑人也,这番我心甚挂牵,不比往时。昨闻人云:尔不好钱,只是以身借人,似乎不得时人欣羡,我心窃喜,但恐非尔所及也。”在“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封建社会里,李母教子做官莫贪财,教子尽心公务,为民众多谋利的精神,实在难得。 党风廉政小故事(7): 唐朝宰相卢怀慎的故事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十分简陋。他当官以后,身份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十分大方。 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吏的重要公务,但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十分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必须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必须要记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以前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报告,对他更加惋惜。 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忙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去询问,那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死亡两周年的祭礼,正在吃斋饭。”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synthesia piano(模拟钢琴)下载汉化版
- 下一篇:简历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