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小故事(6)
时间:2019-03-06 11:4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原先自从那天接到莫名其妙的借条后,包副局长就对借条的来源产生了怀疑,因为其绝对没收过这笔钞票,更勿会出这种借条,当天就报了警,警方根据状况对所有参加投标的公司进行了调查,没一家公司承认有这回事,而且信誓旦旦讲,如果勿相信能够查帐。 只有入云公司肯配合,而且带给有关依据,因为这家公司已经吃尽了这种非法竞争的苦头,这次警方一调查立刻用心配合,很快查到了借条的来源。原先这借条出自包副局长儿子小强之手,其因为参加地下六合彩赌博,输掉了几十万钞票,无处可借时,就想到了老爸这颗摇钱树,人家都讲有权勿用过期作废,其根据自己对父亲笔迹的了解程度,采用模仿、复印、粘贴等手法,向有关参加投标的公司打电话要回扣,其也晓得这些公司即使付了冤枉钞票没中标也勿会话出来,因为还有下笔生意要做,勿敢交怨,这样既利用父亲名声收钞票,而又勿会出马脚,退一步讲即使被发现,父亲肯定也是拳头打出外,手板挽进里,没没落算了。想勿到小强这次如意算盘彻底破产,入云公司全部交待,包副局长大义灭亲,经过公安部门核实验证作案事实,小强电脑公司被查封,本人因诈骗刑事拘留,所有冒名非法骗来的资金,按有关规定赏还。 这就是:当代包拯,大义灭亲,共产党本色,廉政扬美名。 党风廉政小故事(9): 牛玉儒:一位市委书记的政治遗产 25岁当公社党委书记,32岁拥有副厅级职衔.48岁任省部级高官——牛玉儒最清楚,手中不断加重的权力该怎样用。 2004年8月14日.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因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逝。消息传来,老百姓扼腕痛惜。 谋事不求官 1996年11月。牛玉儒从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的位子调任包头市长。这是一次“平调低任”。人们纷纷议论和猜测:犯错误了领导不喜欢了他却不以为然。 当时国企改革和社保事业发展进入攻坚时期,包头有很多企业不愿意交社保金、养老金。牛玉儒说.在保障民生问题上不能患得患失.并采取有力措施,使企业的社保养老金收缴从过去不到50%提高到93%。曾任市长助理的道尔吉说.“这个人正直啊,他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矛盾中从来不回避矛盾,敢负责。” 到2000年9月.包头市完成的居民楼房建设面积相当于前46年的总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0%,当年获评“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并在2002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与牛玉儒共事十几年的任亚平说,只要给他一个岗位,他就十分珍惜手中的权力,“他总是竭尽所能把事情办好”。 用权于民 2003年4月的一个傍晚,呼市新世纪广场.一位中年人招手上了王玉海的出租车。“他让我随便走,我以为是外地人呢。”王玉海说。他说是新来的市委书记。他问我哪条路最堵车,道路就应怎样拓宽 “牛书记抓城建不搞花架子,他是把城市当作自己的家来装点。”从包头起就与牛玉儒共事的孙建华说。 牛玉儒的骨灰从北京运回呼市那天.清晨6点有不少市民等在路边;葬礼那天下着雨,出租车司机、退休工人等3000多市民自发赶来,聚集在吊唁厅门外。 牛玉儒曾被亲戚视为“绝情”:步步升迁,他从未用手中的权力给家人谋过利。他的5个兄妹除了二妹在包头.其余都在通辽老家。两个妹妹和妹夫先后下岗。 “伯乐相马”的标准 牛玉儒从不隐晦自己的用人原则:手脚干净,想干事,能干成事。他对干部的任用标准也是从“事”上看起。北京支援内蒙古的博士团成员张伯旭现任呼市挂职副书记。曾任北京市电子办副主任的张伯旭.原本是到呼盟挂职当副市长,却被牛玉儒“截流”了。牛玉儒说要把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与乳业、电力鼎足的呼市支柱产业.张伯旭被牛玉儒的胆识所打动。很快,张伯旭与台湾建鼎集团洽谈,引进了初期投资20多亿元的汉鼎光电项目。预计明年投产,并在当年实现产值80亿元,2006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2004年4月26日.牛玉儒住进北京协和医院等待手术。他要求节日长假期间手术,“能够少耽误点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synthesia piano(模拟钢琴)下载汉化版
- 下一篇:简历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