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3)
时间:2019-03-06 14: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提升执法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下沉执法重心,推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机制。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罚与疏导结合,完善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流程,创新执法方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维护司法公正。深化司法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强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推行司法责任制。全面加强司法监督,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推动全民守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提高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引导全民自觉守法。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广泛开展全民普法活动,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第十节 突出市场导向 释放全面改革红利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决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率先在重大改革上引领示范、在难点问题上探索攻坚,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继续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实现政府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逐步建立公开透明、便利高效、程序严密、权责一致的行政审批制度。深化机构改革,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完善适应大部门制科学运作的规则制度,率先建成行政审批少、依法行政好、行政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市场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入推进财政、金融、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聚焦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技、土地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等重点改革实现新突破,加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人口、社会组织和社区治理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改革试验的先行探索作用,以局部试点和基层创新为先导,带动整体改革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第四章 建设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深圳在国际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 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等公共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国家科研基地建设任务。深入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共建研发平台。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效益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骨干企业,形成若干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群。到2020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0家。 二、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营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完善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建立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常态化机制。积极参与、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完善,加大对发明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从大向强、从多向优的转变,率先建成知识产权强市。 三、加大对企业创新扶持力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