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
时间:2019-03-06 14: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努力建成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继续发挥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作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先锋作用,前海开发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建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落实《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率先形成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努力建成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标杆。金融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功能显著增强,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务活动聚集地。湾区经济形态和布局得到强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城市。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高端化特征更加明显,未来产业初具规模,优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产业创新中心。 ——努力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坚持依托内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更加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先行区,成为若干领域在亚太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对外投资总额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培育形成一批新的本土跨国企业,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管理方式、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程度显著提高,引进国际组织实现重大突破,国际交流活动更趋频繁。 ——努力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实现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包容发展。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群众享有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有品质的文化服务,民生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专栏2:“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调控目标 指标属性 经 济 发 展 1 本市生产总值 26000(亿元)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 17.6(万元) 预期性 3 万元GDP建设用地 3.75(平方米) 预期性 4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1% 预期性 5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2% 预期性 6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 4.25% 预期性 7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64(件) 预期性 8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 25% 预期性 9 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 8-10(家) 预期性 社 会 发 展 1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万元) 预期性 11 千人病床数 4.3(张) 约束性 12 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 30% 预期性 13 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覆盖率 9(批次/千人) 约束性 14 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 ≥99% 约束性 15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81(岁) 预期性 16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0.2(平方米) 预期性 17 每万人注册志愿者人数 980(人) 预期性 18 城镇登记失业率 ≤3% 约束性 城 市 发 展 19 光纤入户率 90% 预期性 20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65% 预期性 21 每平方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0.2(公里) 预期性 22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下降 40% 约束性 23 绿化覆盖率 50% 预期性 24 新增供应保障性住房 35(万套) 约束性 生 态 文 明 25 万元GDP水耗累计下降 18.5% 约束性 26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28(微克/立方米) 约束性 27 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 完成国家和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28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 约束性 29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下降 约束性 30 氨氮排放量累计下降 约束性 31 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下降 约束性 32 氮氧化物排放量累计下降 约束性 第三章 基本要求和战略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