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1)
时间:2019-03-06 14: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CO 点击:次
加快推进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传统服务业的宽带互联、移动互联,实现全服务流程的无缝对接和线上线下的自由切换。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一批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业务相互延展和深度合作,形成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良性互动、共生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支持建设移动电子商务和智能物流开放平台,提升电子商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大规模协作、大众智慧在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培育分享经济新模式,鼓励在汽车租赁、房屋出租、家政服务等消费领域开展分享服务。 三、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 推动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网络平台高效互动,提升与外部资源灵活对接能力和内生治理能力。组织开展面向产业链服务的协同型组织示范工程,重点依托龙头企业或第三方组织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信息资源的高度集聚、精准对接和充分共享。创新面向跨产业链的生态型组织模式,提高多学科交叉突破的群体创新发展水平。 专栏7:“互联网+”重点领域 ·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研发基于海量终端接入、海量信息存储和计算的IaaS、PaaS、SaaS服务产品、服务平台和解决方案。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 ·工业强基:围绕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基础技术等方面建设10-20家新型科研机构,推进高世代氧化物半导体及OLED新型显示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新型传感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等环节,组织实施超过250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智能制造:加快建设空港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和聚龙智谷等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加快推进龙岗、龙华、宝安、光明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区发展,重点扶持10-15家有基础有实力的大企业发展云制造。 ·增材制造:重点开发金属、无机非金属、医用等3D打印材料以及高精度打印设备、用户级打印工艺,培育3D打印设计服务企业,形成“云服务平台+软件+3D打印”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建设一批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推动金融集成电路卡全面应用,提升电子现金的使用率和便捷性。 第四节 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一、增强网络化精准治理能力 完善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和教育、医疗、证照等主题信息资源库,加快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深入推进“织网工程”,加快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实现基层服务事项的统一受理和同城通办,最大限度便利群众。推进各部门加强信息化和业务流程优化,推行统一受理、协同处理、结果督导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快网上政府建设,推动建立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政务体系,全面落实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和网上并联审批机制,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移动政务、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网上政民互动渠道。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 二、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加快交通、能源、给排水、环保、应急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全流程的智能供水供电监控系统,普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海陆”一体化规划和土地海洋智能执法平台,实现陆域海域国土海洋资源监测监管的智慧化支撑。以构筑“科技护城墙”为龙头,建设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的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综合防控信息大平台,打造智慧型、主动式城市安全防护体系。 三、打造全程全时的在线公共服务体系 搭建智慧医疗卫生综合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市民健康服务门户,建成一批智慧医院、智慧社康中心试点项目,推动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在医疗机构间共享。推进教育管理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应用,加快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和资源的整合共享。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机构等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深入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建成电子政务、医疗健康、公安警务、法律服务、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管理、智慧停车、地铁信息、智慧气象等云平台。 专栏8:信息惠民重点领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