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4)
时间:2019-03-13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坚持区域化联动、属地化指挥、无界化管理,开展定点区域顽症综合治理,坚决整治安全隐患,坚决改变脏乱差突出状况,坚决取缔违法经营,坚决遏制群租、黑车等乱象,扩大整治成果,基本完成重点区域顽症治理。大力提升重点地区保洁水平,健全精细化保洁机制,完善作业质量标准、操作规范、精细化作业流程等方面管理细则,扩大试点范围,实现精细化保洁机制全覆盖。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推进豫园、新天地等区域内企业和门责单位积极参与城区管理,规范拓展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健全绩效评价和承担组织末位淘汰机制。 优化交通管理体系。优化城区交通组织,合理规划布局区域停车系统。完善停车诱导系统,鼓励企业向社会开放停车资源,探索推进道路错时利用,探索住宅小区与商办楼宇停车资源错时共享,着力改善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积极改善非机动车交通条件,提高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覆盖率。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完善自行车出行路网,推动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 22.强化城区公共安全 严守城区安全底线,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重点区域、重大活动、重点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注重源头防控、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城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机制,全面提高安全风险综合防范能力,保持城区运行安全有序。 健全城区运行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动态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发现、报告和及时处置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守本质安全度理念,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强运行安全管理与网格化管理的对接。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第三方力量参与城区安全管理。 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各级监管责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确保市民吃上安全、放心食品,争创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事故。加强市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教育,提高城区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巡逻管控、户籍管理等多种方式,深化平安社区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加强对人流密集场所、老旧小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安全监管,完善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强化群众自发性活动的安全管理。 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快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联动处置机制,提高防御和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加强救灾保障机制与备灾物品库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构建和完善总体预案、分预案和应急手册组成的城市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风险隐患数据库,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隐患治理提供基础信息。加强重点领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各地区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系统,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 23.强化人口综合管理 按照“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在总量调控基础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完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人口公共政策评估考核机制、人口服务管理相关政策、人口信息普查和管理等保障体系。以合法稳定居住、合法稳定就业为基础,落实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来沪人员服务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强化人口综合管理分类施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调控人口规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低端市场调整转型升级,引导区域人口结构优化;强化对群租、违法搭建、非法经营、安全隐患等重点领域的综合整治,压缩非法居住空间;结合旧区改造进程,推动户随人走、人户合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到2020年,常住人口稳定控制在66万人以内。 24.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