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9)
时间:2019-03-13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全面落实依法治区,大力推进法治黄浦建设,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促进改革、推动法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提高社会治理、城区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完善依法决策,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实现全区行政机关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加强行政权力制约,逐步实行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全覆盖审计。全力配合和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权威、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加强律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建成政府规范高效、司法公平正义、城区安全有序、社会充满活力、全民崇德尚法的法治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36.全面夯实基层治理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强化街道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等治理职责,全面实施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效能清单”制度,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推动居委会向现代自治转型,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健全以居民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为重点的居委会工作评价体系,强化居委会成员和居民代表对街道和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评议监督;动员各类驻区单位、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丰富法律服务、物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服务供给,促进形成共建共享的民主自治氛围。 37.强化社区公共服务 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治中心、社区网格化管理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受理服务中心“一门办理、一口受理、一证办理,全年无休、全区通办”,积极实施社区事务前移居委会延伸服务,提高服务群众便利化水平。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基层服务群众的设施条件。优化社区志愿者服务,实施志愿服务记录、时间银行等激励措施,完善不同层面志愿服务的组织、协调机制,实现社会发展需要、社区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供给有效对接。 38.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分类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强化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发展社会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社会组织发展,鼓励发展社会投资机构、社会企业等新型社会组织形态。落实群团组织改革,增强组织活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管理,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健全公共服务采购平台,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价和监督评估,促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落实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财税政策;深入推进“政社分开”,支持社会组织依法独立开展活动;完善社会组织监管。 39.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深化平安黄浦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众安全感满意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强信访矛盾预防和化解,保持城区和谐稳定。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社区治安群防群治网络,保障市民群众安居乐业。深入开展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楼组”、“平安家庭”活动,全面推进禁吸戒毒。大力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分责、信访稳定例会和区领导下访接访三项化解信访矛盾工作制度。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调解组织或调解机构,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做到矛盾纠纷、问题隐患的联处联调、预警预防。注重对反复性、紧迫性、群体性、突发性矛盾的解决,坚持救助救济、教育疏导和依法处置相结合,探索信访代理、委托调解、心理咨询等化解矛盾新举措,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0.规划纲要的实施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