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
时间:2019-03-13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服务业能级进一步提升,高端服务业集聚度、总部经济集聚度达到国内领先、国际较高水平。基本建成外滩金融集聚带、南外滩中央活动区和新天地中央活动区,滨江公共岸线全面贯通,将南京东路、淮海中路打造成世界级商业街区。 ——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民生投入总量明显增加,完成旧改征收户数2.6万户以上,具备改造条件的家庭能装尽装卫生设施,高质量的就业更加充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居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为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改善走在全市前列。 ——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市区联手推动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中心和外滩、创意码头、浦西世博、新天地、复兴路五大演艺集群建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区文化活动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全市最低水平,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区域绿化面积明显提高,城区环境面貌更加宜人。城市规划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历史风貌保护进一步加强,城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区基本建成,成为上海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标杆。 ——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深入发展,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十三五”时期黄浦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坚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保障民生等为导向,坚守安全、人口、资源、环境等底线,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26项指标中,预期性指标有14项,约束性指标有12项。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规划主要指标 单位 属性 “十三五”目标 1 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 % 预期性 8左右 2 高端服务业占区域经济比重 % 预期性 80左右 3 金融增加值占全市比重 % 预期性 20左右 4 商品销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5900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900 6 涉外经济占区域经济比重 % 预期性 48左右 7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个 预期性 15 8 亿元楼宇数量 幢 预期性 70 9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 约束性 完成市下达目标 10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准煤 约束性 完成市下达目标 11 新增各类绿化面积 万平方米 约束性 30 12 新建林荫道区域 处 约束性 3 1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约束性 100 14 餐厨废弃油脂收运* % 约束性 95以上 15 旧改征收户数 万户 预期性 2.6以上 16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开发面积 万平方米 预期性 20 17 老旧住房综合修缮面积 万平方米 预期性 150以上 18 帮助引领成功创业* 人 约束性 3000 19 创业带动就业 人 预期性 15000以上 20 地区登记失业人员控制人数* 人 约束性 20000 2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平方米/千人 约束性 40 22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岁 预期性 全市领先水平 23 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 % 约束性 99.9 24 常住人口预防保健经费 元/人·年 约束性 不低于65 25 公众安全感满意度 % 预期性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6 常住人口控制数* 万人 约束性 66以内 带*的为市考核指标 第二章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