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凤凰时尚网移动版

首页 > 资讯 >

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

  城区建设管理迈出新步伐。旧区改造加快推进,完成董家渡13B、15B等38个旧改项目收尾,实现旧改征收户数2.6万户,拆除二级以下旧里33万平方米。历史风貌保护得到加强,完成广播大楼、盐业大楼等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南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全面推进,启动中山南路地下通道工程。商业商务面积新增约200万平方米,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企业天地二期和三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城区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拓展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区街两级网格化管理平台和区、街道、工作站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投入运行;组建区市政综合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解决顽症治理等城市综合管理难点问题;关闭东台路、东街市场。低碳城区建设不断加强,外滩-滨江地区成为首批市级低碳发展实践区。

  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精神,街道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在全市率先推行实施权力、责任、服务、效能“四张清单”制度。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率先发布全国第一个受理中心服务规范的地方标准,实现全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全覆盖。法治城区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全国法治城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建设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积极创建平安示范社区、平安示范小区,成为全国安全社区。社区基层自治能力得到加强,成功创建若干市级基层民主“自治家园”示范点,形成一批群众自治特色品牌。

  民生保障获得新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健全,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12870户。促进就业政策不断完善,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1],地区登记失业人员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百分百按期安置。为老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养老床位2556张,为24620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获得国家“老年宜居社区”称号,在全市率先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合作社。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首批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上海唯一的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设立大同中学美国PGA国际课程班等教育国际化项目。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卢湾-瑞金、黄浦-九院两大医联体建设,成功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公共文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蝉联全国文化先进区,成功举办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WDSF)总决赛、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体赛事和活动。

  五年发展实践,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为黄浦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世界经济仍处深度调整、曲折复苏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大变革催生新的经济秩序和开放格局,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逐步形成,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依然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上海发展面临人口、土地和环境等要素制约,将通过加快“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上海自贸区建设,实现从商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向制度创新引领者转变,争当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综合判断,今后五年,黄浦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黄浦要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握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契机,积极抢占高端服务业发展先机,加快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功能性机构、国际性协会,进一步提高城区国际化水平;要着眼国家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区经济发展能级;要立足上海深入推进“双自联动”战略的大局,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积极发展“四新”经济,进一步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