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8)
时间:2019-03-13 10:01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健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十三五”期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其中完成农民工培训8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实现集体协商制度全覆盖,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32.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供应和管理体系。大力实施旧住房综合修缮、卫生设施改造、综合改水“三大工程”,具备改造条件的家庭能装尽装卫生设施,不断提升老旧住房修缮标准,“十三五”期间,完成老旧住房综合修缮150万平方米以上,受益居民超过5万户,确保旧式里弄房屋能够全面轮修一遍。深入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加强物业服务行业规范管理,实现老旧小区综合管理全覆盖。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千方百计扩大各类保障房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 33.健全帮困救助体系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企业、慈善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内的多层次帮困救助体系,加强特困群体的托底保障,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分类救助政策。按照“分类施保”的要求,加大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创新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机制。 第七章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 广泛调动全社会力量,凝聚全社会共识,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营造包容、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确保规划蓝图顺利实现。 34.加快人才高地建设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突出高端化、国际化、市场化导向,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营造更加包容的生态环境,着力建设国际竞争力强、创新创业活力足的人才高地。 加快集聚高端服务业人才。按照打造高端服务业标杆的要求,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高端服务人才高地。依托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建立外滩国际金融人才创新实验基地,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一批金融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制定商贸流通、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休闲旅游、航运物流等领域紧缺人才专项支持计划,集聚一批高层次、多门类、职业化的海内外高端专业人才。深化实施企业领导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选聘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高级职业经理人群体;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集聚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群体;深化紧缺急需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和高师带徒培养,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集聚公共服务人才。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完善激励培养机制,培育和选拔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领军型校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卫生队伍人才建设,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抓手,分类推进基础人才、后备人才、优秀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精神卫生、全科医生、康复护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发挥名医工作室效应,吸引和集聚一批高、精、尖的医学领军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规划研究试点,合理设置岗位序列,打通职业发展渠道;加大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引才政策,积极争取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外国留学生在沪创业等政策率先在黄浦落地,实施黄浦“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工程,落实国内人才“居住证—居转户—户籍”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推动形成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开展社会事业领域优秀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试点。强化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的事业环境、生活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使黄浦成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乐土。 35.推进依法治区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